目前世界上最有名且讨论度最高的电玩游戏制作人可以说是小岛秀夫了,
他的潜龙谍影系列就开创出许多人难以模仿的独特玩法内容。
离开KONAMI后自组团队所带来的作品.有关死亡搁浅的玩法,确实是很一言难尽,
基本上玩家们用最简单的讲法会说死亡搁浅是款送货游戏,
但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死亡搁浅更像是电影化的游戏,
从本作中完全能看出小岛秀夫对电影的著迷程度,
要彻底完全在游戏中实现别创一格的电影美学。
同时又要以大量创意性玩法来展现这个独特的艺术品,
综合了多种要素于一身,能将游戏做到这种程度,确实是很令人佩服。
就如同小岛秀夫在1987年的潜龙谍影1开创出了潜行隐蔽类玩法,
这次在死亡搁浅中,则又新创了送货玩法,
也因游戏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想尽办法克服艰难地形,将货物从A处送往B处,
因此死亡搁浅也被许多人戏称为送货模拟器或爬山模拟器。但实际上现今的游戏玩法千奇百怪本来就是很正常的现象,
以送货这件事情来讲,像
当然市面上也有不少以送披萨或送报纸为主题的游戏。
只是要像死亡搁浅这样是设定在末日的环境下进行送货,
而且还有许多科幻的设定,像是过程中要躲避怪物、敌人且避免淋雨,
还有战斗杀敌以及建造建筑的内容,并跟随着电影般的故事不断向前推进剧情,
以这部分来讲,死亡搁浅确实是很有创意且几乎是前所未见的游戏。死亡搁浅的世界观背景设定十分有趣且耐人寻味,
看似是有许多科学知识支持的硬科幻类型,但整体更像是一个很天马行空的奇幻故事。
有着很动漫式的中二、浪漫、热血思想,明确的反派以及各式各样的怪物,
让主角山姆宛如英雄般一肩扛起艰巨的送货旅程,拯救世界重建美国。因为故事背景建立在不久后整个地球环境十分险恶的末日世界,
死亡搁浅事件的爆发,人类死亡后48小时内尸体若没有火化,就会在尸体周遭产生大爆炸(虚爆),而人类死后灵魂本该渡过冥滩,却又会徘徊回人世间变成一种隐形的怪物(游戏中简称为BT),这使得世界没多久就彻底瓦解,每个地方都成了废墟。同时还有许多种灾难接踵而来,比方说被雨水淋到会加速物质成长并老化(时间雨),因此人们都躲在地下室避难所中不敢出门。需要仰赖送货员送达物资来过生活。诺曼李杜斯饰演的主角山姆身为一名送货员,一方面要从美国东岸一路旅行到西岸,送达物资并连接各个据点的网路,藉由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来重建美国,另一方面,还要到冥滩中寻找姐姐。
这个世界背景设定有超多难记又不太好念的专有名词,
故事一开始可能会让许多玩家摸不着头绪,搞不不太清楚剧情到底在干嘛,
但是不要着急,大概一路进行到第三章开始就会渐渐融入其中。
且死亡搁浅的故事本身也是一个悬疑剧,故事到最后会解开许多重要人物的身世谜题,最重要的是整体剧情并不难懂,登场的角色并不多,每个人的使命、动机,在剧情中都有很明确的定位。
只是因为死亡搁浅在过场动画中跟小岛秀夫的前作
很喜欢用一镜到底、长镜头来捕捉画面的所有细节,
却也因如此造成这个文戏台词较多的故事会变得节奏较沉闷且缓慢了些。
假如玩家们对探讨生死哲学议题、未来科学很有兴趣,
那么死亡搁浅里面所提到的婴儿、双胞胎、人造人、投影、3D列印技术等,就很值得玩味。
某部分来讲,本作的故事剧情则有点让我想起
游戏玩法是让玩家们像是驴子、驼兽般携带大大小小的货物,在各个据点中送货。
过程中玩家们将会体会真正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感受。
还要保护好物资,走路需保持良好的平衡来避免物品掉落而造成损坏。
随着游戏进行,会解锁越来越多种建筑物或装备,
像是可以有强化外骨骼,也有交通工具。
另外,本作最独特的是虽然有多人连线机制,但本质上还是单机游戏,
所以玩家们并无法即时在游戏中见到其他玩家,
而是会在地图上随机见到其他玩家盖好的建筑或设施,
类似黑暗灵魂中可留下冒险提示、死亡幻影的非即时连线。
所以冒险旅途中,就有机会从其他玩家已经建立好的设备来得到帮助,
且透过类似社群网站「点赞」的机制,来感受到玩家之间的连系并获得成就感。
能够有一款商业大作,蕴含了大量制作者个人的招牌特色,
尤其是像死亡搁浅这样充满野心又以小岛秀夫本人强烈的风格作为支撑点,
也算是电玩游戏界发展如此多年来相当难得一见的里程碑了。
只是一个作品风格太浓厚独特,往往都会有两极的评价,
像死亡搁浅这种以送货、爬山克服地形为主轴,
但打斗、战斗比重偏低的科幻游戏,对于追求快节奏、爽度的玩家们来讲,可能就会觉得无聊、不好玩。
确实要玩死亡搁浅,必须要有较多的耐心才行,
同时也要对电影文化、摄影、配乐等美学有一定的兴趣,
才能在死亡搁浅中感受出小岛秀夫的品味呈现。
许多首Low Roar的歌曲运用在游戏中都很好听,这点应该没人敢否认才对。
不论玩家们对死亡搁浅的评价如何,都不得不承认本作所带来的高度话题性,
十分少见的玩法内容及创新度,在多年后想必也会成为许多电玩迷们的研究对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